手机用户3700532953丸
![]()
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,III级/较重,2025-07-18,来源:内江市气象台咱先把话撂前头啊,这雷电预警可不是闹着玩儿的。昨天半夜刷手机,冷不丁弹出这条预警,我盯着屏幕直犯嘀咕—这大半夜的发预警,怕不是要变天?仔细瞧,好家伙,市中区那些个街道,城西、玉溪、城东挨个儿都点到了,经开区几个乡镇也没落下,说是未来六小时可能有雷电活动,还可能带出大风大雨。
要说这雷电啊,平时听着挺吓人,可真到跟前儿,好多人就容易犯迷糊。我邻居张叔前两年就吃过亏,大夏天跟老伙计们在河边钓鱼,雷阵雨说下就下,他愣是抱着鱼竿不肯走,说"钓了半天才上两条鱼"。结果呢?一道闪电劈下来,虽然没直接打着人,鱼竿倒成了"引雷针",当场就冒了烟,张叔也吓出个好歹,躺床上养了半个月。这事儿我记着呢,所以每次看天气预报说有雷电,我媳妇都要念叨:"赶紧收衣服,别往外跑!"
咱再说说这预警里的重点"可能造成雷电灾害事故"。啥叫灾害事故?不是说打个雷就算完,去年邻市就有过雷击导致电线短路,整片小区停电的事儿;还有户外广告牌被风吹翻,砸了路人的;更悬的是,有人在工地干活,脚手架被雷劈了,差点出大事。所以啊,这预警不是随便发的,气象台的同志们盯着雷达图看了半宿,才敢敲警钟。
那咱们普通老百姓该咋办?首先,别不当回事儿。我今早出门买早点,看见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姐还在支摊儿,我跟她说:"姐,预警说有大风,您这棚子可结实?"大姐还乐呵:"就一阵儿雨,能咋的?"结果刚说完,风"呼"地刮过来,棚布"哗啦"一声差点掀翻,她赶紧收拾东西,脸都白了。您瞧,这事儿就发生在眼前,能不防着点儿?
其次,该收的收,该躲的躲。要是您在露天干活儿,比如工地上的、摆摊儿的、送外卖的,赶紧找个结实的地方猫着,别图省事儿。家里有老人孩子的,更得留意,别让他们往树下、广告牌底下跑我小时候就听老师说过,雷雨天大树下最危险,雨水能让树变成"导电体",雷顺着树杆儿就劈下来了。还有啊,电动车充电别放楼道,万一雷击导致短路,容易引发火灾,这可不是吓唬人。
对了,还得说说开车的人。雷雨天开车,尽量别停在树下或者广告牌旁边,要是看见闪电离得近,赶紧把车窗关严,别摸金属方向盘虽然现在汽车有防雷设计,但小心驶得万年船。我同事上周五下班赶上雷阵雨,他把车停在公司地下车库,跟我说:"幸亏没停外面,要不我这车说不定就成'烤车'了。"
其实啊,这预警背后是气象台的工作人员熬红的眼睛。我有个同学在内江市气象台上班,昨天半夜给我发消息:"刚做完雷达回波分析,这片区域对流云团发展得厉害,得赶紧发预警。"你看,哪有什么"平白无故"的预警,都是人家盯着屏幕、调着数据,生怕漏掉啥。咱们多一分小心,他们就少一分操心。
说到底,这雷电预警就是给咱提个醒:天有不测风云,安全这根弦儿得时刻绷着。别觉得"就我这儿没事儿",灾害这事儿,从来都是"防着点儿没事儿,疏忽了出事儿"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